20岁女性心中理想伴侣的身高标准
对于结婚,最近的女性都会开出很苛刻的条件,例如——对象必须毕业于一流的大学,必须在一流的公司上班。有些女人甚至很在乎——那一家公司是否有发展?如对象每一个月的收入有多少?或者她会表示,男方至少要拥有音响,因为她将带来冰箱及洗衣机等嫁妆。
有些女人甚至表示,不愿意嫁给责任重大的长男。最近又流行所谓的“必须有一栋房子、汽车、且没有公婆同住者。”不久以前,我曾经到某地出席年轻女职员的座谈会。其中就有一个年轻女孩如此说——“在结婚的前几年,我不奢望他有什么东西。但是在结婚四年以后,就是中古车也好,也必须有一部车可用,再过四年以后,必须拥有自己的房子才行!”
有如“奥运会”一般,每隔四年为一周期,必须有新的发展,以此看来,未婚女性的要求有嫌多的倾向。不过,当她们过了25岁,大部分的条件就会降低下来。只有一点,不管她们年华如何老大不堪,仍然不会降低的是男人的身高。只要浏览一下婚姻介绍所的申请卡片,就不难知道,女性即使到了30-40岁之间,仍然会在卡片里记载着——身高必须在多少厘米以上。
我曾经针对这一点,请教年轻女子座谈会,她们回答如下:“男人本来就是该高一点呀!他们的大致身高应该是这样计算:当他拥抱自己的女人时,一张脸刚好贴在他的胸前;当女人痛恨他想掴他一巴掌时,那个位置也不需要举得太高;当男人蹲下来的时候,可以让女人踏在他的肩膊上。”
尽管外表因素也起作用,但真正影响男性高度选择的是一种心理需求:她的标准,是这样的男性能给予她安全感和尊重。当她感到受到伤害或需要保护,他能成为那个守护者。如果无法成为这个守护者,这种男人就可能被认为是矮小。在家庭生活中,他可以缩小自己,与孩子一起在地面爬行,为家人的幸福而变小。
总之,最合适的人不是那些数字上的满足,而是一个既坚定又柔软,有时候又显得庞大,有时候又显得微不足道的人。这才是最符合现代女性理想中的完美伴侣形象。而这背后最根本的问题,并非尺寸问题,而是一种精神与品质的问题。